合作交流

第10届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系列活动“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及民族医药创新与发展论坛暨《黄帝内经》国际学术论坛”隆重召开

2017年08月08日 23:19  点击:[]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医药文化瑰宝,而《黄帝内经》是这个医药文化瑰宝中最璀璨的明珠,它孕育和奠定了中医药学的发展基础,是中医药学和养生健康产业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频频走出国门,先后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认可和合法传播,各国的孔子学院都不同程度的开设了中医药学课程,中医治病以及养生防病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但是,随著世界中医药事业和中医药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各国中医药学者、医生以及学生对中医药热爱已经从单纯好奇和兴趣转向了对中医药理论体系的了解和研究,期待提高自身中医药理论与临床水平,迫切需要了解、认识和学习《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为了促进《黄帝内经》走向世界、帮助提升世界各国中医药学者对中医经典著作的传播、学习和研究的需要,值此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特邀请到国内外内经学专家、院士和知名教授共聚一堂,共谋中医经典《内经》如何走向世界、如何提升中医经典教育、如何培养《内经》援外师资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17年7月29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主办,贵阳中医学院承办、贵州省中医养生文化研究与产业科技创新创人才团队协办的“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及民族医药创新与发展论坛暨《黄帝内经》国际学术论坛”在贵阳中医学院图书馆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论坛以“弘扬经典,分享原创,国际推广”为主题,分为开幕式、专题报告和大会交流三个阶段。

大会开幕式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贺娟教授主持,贵阳中医学院副校长刘文教授致欢迎辞,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汪浩副局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主任委员翟双庆教授到会致辞,并对会议的召开和与会代表表示祝贺与欢迎;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会员,欧洲中医药专家联合会针灸委员会执行委员迪苏女士、贵阳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赵芳、北京中医药大学烟建华教授、安徽中医药大学顾植山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敬天林教授、辽宁中医药大学赵明山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张登本教授等国内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

大会专题报告阶段,《光明日报》社原总编辑、北京中医药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敬天林教授以“《黄帝内经》对‘人’的认识及意义”为题,就《内经》中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全面阐述。内经老专家、安徽中医药大学顾植山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张登本教授就《内经》五运六气学说和北斗知识理论,分别做了专题学术报告。

大会交流阶段,浙江中医药大学郑红斌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陈晓教授、贵阳中医学院赵博教授等分别汇报了各自研究内经的成果,并和与会代表们进行了经验分享和热烈的学术讨论。赵博教授以“清民时期《黄帝内经》古籍传本整理及数据库建设”为题,提出在诠释与发挥《内经》学术思想的传本和注本,虽有前代所遗不乏珍贵的文献可鉴别,但还需通熟旧学,融汇新知,并要研习西学。甘肃中医药大学任红艳教授对在学习《内经》过程中,其原文的“脏腑”与现代解剖学中“脏腑”的异议作了回答。

会议在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院长纪立金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黎敬波教授的精彩主持,以及各位专家和参会人员的学术交流、互动学习过程中圆满结束。

本次会议共录用了105篇论文并汇集成册,参加大会交流。与会专家就弘扬《内经》经典理论达成“贵阳共识”,强调《内经》的继承与发展离不开临床,并对当代《内经》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次“国际《黄帝内经》学术论坛”作为本届交流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医经典《内经》理论文化的传承发展,以及与东盟国家进行民族医药文化交流带来了新的机遇。